摘要: 眼下,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全国网民几乎“人人有网”。随之而来的是手机病毒、虚假WiFi、伪基站、钓鱼网站等网络诈骗,让人不堪其扰。今天,网络诈骗已经从“撒网式诈骗”向“精准型诈骗”升级——也就是,以前是见到人就想骗,骗到一个是一个;现在则是先分析你是哪一类...
眼下,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全国网民几乎“人人有网”。随之而来的是手机病毒、虚假WiFi、伪基站、钓鱼网站等网络诈骗,让人不堪其扰。今天,网络诈骗已经从“撒网式诈骗”向“精准型诈骗”升级——也就是,以前是见到人就想骗,骗到一个是一个;现在则是先分析你是哪一类人,怎么骗你成功概率更大。骗子手里有的是办法,“总有一款适合你”。
网络诈骗的危害有多严重?中国互联网协会发表的报告估算,过去一年,我国网民权益被侵犯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均达到133元。133块钱似乎不是个大数目,但是6.88亿网民,合起来就是915亿元,听起来很可怕。
根据这份报告,骚扰电话是网民最反感的骚扰源,要给你贷款的、买房的、邀请参加各种活动的、推销投资项目的,冒充银行、电视台、公安、法院、社保局,冒充亲朋好友的,什么都有;另外,微信、短信、邮件、电脑广告弹窗和APP推送,都是常见的骚扰源。这些骚扰源,可不是为了骚扰而骚扰,都是冲着网民钱包来的。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战略的实施,网络风险和威胁也进入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借助互联网手段的各种骗术层出不穷,网络数据安全和用户信息保护形势十分严峻。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该给网络安全支个什么招?其实不用支招,局外人也支不了太多的招。实际上,互联网公司一定有办法或者一定能想到办法去防骗,只不过不去做、不去想而已;监管部门也一定有办法或能想出办法去监管,只不过没有“真监管”、不想“真监管”而已。说白了,就是没把网民权益真正当回事!有一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我国信息安全投入占IT投入比重只有1%-2%,而北美和欧洲企业达到8%-14%。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快速壮大,但是安全技术上还有巨大的空白。
网络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人均133元的经济损失,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更深层次看,网络乱象愈演愈烈,很可能会导致人们对网络的信任丧失、信心崩溃,甚至可能会引发严重社会问题。本周举行的互联网大会提出了“繁荣网络经济,建设网络强国”的主题。这样的理念大家都懂,口头上也都很重视,但现实情况却是,各种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而且花样翻新,越来越多。有一个比喻很形象:互联网的发展就像一辆在高速公路上疾驰的、没有刹车系统的跑车,速度越快,就越有可能酿成惨烈的车祸。不把网民权益当回事,网络安全早晚出大事。繁荣网络经济,建设网络强国,迫切需要更加重视网络安全立法、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加大网络安全投入,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经济之声评论员 陈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