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和圆通2000万资料泄露 个人信息值多少钱?

你是否经常收到垃圾短信、接到推销电话或是邮箱收到垃圾邮件?垃圾广告铺天盖地而来,无孔不入的滋扰着你的生活。近日,“查开房”网站事件和圆通2000万客户个人信息泄漏事件让不少市民也担心起自己的个人信息是否被泄漏。

申通圆通等快递单被公开出售:一条售价4毛到1元

个人信息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泄露出去?又是以怎样的渠道被买卖?开房

个人信息被廉价售出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提高,原本私密的个人信息不断地被不法之徒利用出售。

10月24日,记者通过百度搜索,发现了多家贩卖个人信息的网站,这些网站贩卖的个人信息种类繁多,全国各个城市的居民个人信息可谓是应有尽有。

网上个人信息卖家发的部分企业家信息。

记者通过网站上的联系方式,联系到一家名叫“企业名录”的专门销售个人信息的网店。当记者询问是否有宜宾地区的个人信息时,卖家告诉记者有3560多家宜宾企业负责人的个人信息,售价为180元。记者以“检验真实性”为由,要求卖家先发一些企业家的资料过来验证。

随后记者根据卖家提供的信息,联系上宜宾某企业负责人何宇,她告诉记者网上提供的信息完全属实,因为个人信息泄露,上周她还接到了一个诈骗电话。

记者按照卖家提供的资料一一打电话核实后发现,资料上的个人信息基本属实。

“现在个人信息越来越不保密了,我手机每天都会收到一大堆推销保险、卖房、无息贷款的短信,也不知道个人信息是怎么泄露的。”市民曾雨告诉记者,因为个人信息的泄露,让她浑身不自在,总觉得不安全。

到底是谁盗取了我们的个人信息?然后如此廉价地卖出?

求职、会员注册都能成为个人信息外泄的出口

求职时简历上的手机号、家庭住址、学历介绍,商场会员登记注册的身份证号码、手机、邮箱,网站会员注册的个人信息资料,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出口。

曾在市区某超市工作的市民黄晓卓(化名)告诉记者,她在工商银行办理网银业务时,工作人员告诉她,每个用户只能在工商银行办理一次网银。而她在工商银行只办理过一张工资卡,并没有办理过其他的工商银行卡。事后黄晓卓发现,原来是她办理超市入职手续时,有人利用她的身份证复印件在工商银行另外办理了银行卡,随后黄晓卓立即注销了那张银行卡。

记者加入一个专门从事贩卖个人信息的QQ群,佯装成想买一份宜宾高收入消费人群的个人信息(在某商场年消费超两万元),一个网名为@个人名录的信息贩卖者联系记者,说他手里有宜宾5100多人的个人信息,售价为200元。

记者通过和这些信息贩卖者聊天后发现,这些个人信息大部分都是由当事人在办理事情登记信息时被泄露的,不法分子将这些信息分门别类,买车登记的信息被汇总成车主名录,买房登记的信息被汇总成业主名录,商场办理会员等级的信息被汇总成高消费人群名录,他们将这些个人信息公开放在网上交易,然而当事人却浑然不知。

个人信息泄露维权难

面对网上公开贩卖个人信息的现象,人人自危。

“感觉自己在‘裸奔’,所有信息包括家庭住址、手机号码这些别人都知道,丝毫没有隐私可言,就像人没有穿衣服,没有安全感,没人保护我们的隐私。”市民李叶说。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课题组的研究表明,面对日益严重的个人信息滥用状况,只有4%左右的公众进行过投诉或者提起过诉讼。其中,仅仅只有8.1%的人通过投诉或者诉讼获得了合法权益的保障,其他的人或者因为处理个人信息的机构推诿、搪塞而不了了之。

“我国涉及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虽然很多,但是这些都是从事后救济的角度对公民个人信息提供保护,很难从本质上防范个人信息被非法使用。”律师林立告诉记者,这也就是为什么个人信息泄露愈演愈烈的原因。

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记者了解到,不少人通过购买个人信息进行宣传广告,推销商品等。还有一些人通过获取到的个人手机号码,对当事人进行欺诈。

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个人信息的泄露,通过此次调查采访,记者总结出以下几条注意事项:

1、保管好个人的身份证、社会保障卡、护照、户口簿。

2、对于个人身份证的复印材料使用要特别慎重。身份证复印件在使用时,消费者一定在上面注明其用途,例如:“此身份证复印件仅提供给某某银行,他用无效”。无论是办理信用卡、基金、手机号码等,只要须附身份证复印件的,最好依此处理,政府的表格也一样。另外,申请书尚未填写的空格,如:附卡申请,加买保险,加买第二支基金,申请手机号等,这些空下的字段都必须画叉,以免被不法者补填。

3、消费者在提供个人资料给对方的同时最好也索要回执,以便于出现问题时,作为询问和查找的依据。

4、一旦侵权行为发生,受害者应及时记录相关信息,为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比如:在与侵权方通话时录音,注意引导对方说出非法获取信息的途径,请对方就此表态等等;保留好对方发来的宣传单、上门推销的证据、与对方正面交涉的录音、对方信息系统中的电脑页面、来电记录、报警记录等。

5、在经常上网的电脑中安装个人防火墙,不要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软件。在上某些网站时会出现一些提示性的选项,如Cookies,不要选择这个选项。否则你接下来所做的一切事情,诸如你看过什么网站,点击过什么内容,甚至写过什么东西都有可能被别人复原出来。

相关链接

“查开房”网站事件:10月21日,网络出现“查开房”网站,可查询到包括身份证号、生日、地址、手机号等个人信息,该网站曾一度无法访问又不断复活。同时网络又出现一个名为“开房”的网站,可查到公民具体信息。查询需输入身份证号;“开房”网隐去身份证、电话号码等内容;含2000万人开房信息可下载。

圆通2000万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事件:10月23日有媒体曝光称,圆通速递近百万条快递单个人信息在网络上公开出售,而且,单号信息可以在24小时内不间断刷新,基本上,这边刚把快递发出去,货还没上路,寄货人的个人信息就已经挂在网上了。圆通方面在昨夜的最新声明中承认快递信息遭倒卖,并向受影响的消费者道歉。(稿源:宜宾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