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东湖风景区政务微博发表黄色笑话。”日前,有网友爆料称,“政务微博公然开黄腔,太雷人了。”(6月19日《长江商报》) 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扩大和执政理念、舆论格局的改变,政民网络互动方式一新再新,政务微博也迎来了井喷期。政务微博从某种程度上讲等于是开通了政府倾听民...
“东湖风景区政务微博发表黄色笑话。”日前,有网友爆料称,“政务微博公然开黄腔,太雷人了。”(6月19日《长江商报》)
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扩大和执政理念、舆论格局的改变,政民网络互动方式一新再新,政务微博也迎来了井喷期。政务微博从某种程度上讲等于是开通了政府倾听民意的直通车,利于政府和民众减少隔阂、误判和某种情绪对峙,同时在解决一些个案的时候,促进政府职能部门相关工作制度的修复和完善。然而,并非所有的政务微博都能发挥出相应作用。有研究者就指出,眼下80%的政务微博有“僵尸”或“痴呆”之嫌,要么久不更新,要么装聋作哑,还有一些政务微博尽管状似活跃、颇受追捧,但内容却是推荐菜谱之类或是用网络语言卖萌。眼下,东湖风景区政务微博公然“开黄腔”,就是“经营不善”的又一典型。
虽然负责人表示无辜:黄段子不是我们发上去的,乃黑客盗密码所致。不过,黑客搁着那么多大网站不去攻击,为何偏爱一些不知名的政务微博或地方官网呢?针对这一点,早有一官网负责人“释疑”:攻击网站的黑客处于“初级阶段”,目的估计是“练手艺”。如果真是如此,那一些政府网站、政务微博的安全系数也太低了,不然何至让一个“菜鸟”黑客玩于股掌之中?
在笔者看来,政务微博“开黄腔”,与以往的政府网站打不开、官员博客不更新、领导电话成空号等诸多一样,都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利用现代技术服务于民的重要性。换言之,类似政务微博“开黄腔”看似一个由黑客造成的偶然事件,根子则在于日常管理的缺失和长期懒散的工作作风——一些地方政府只是把政务微博、政府网站等当作可有可无的“摆设”,不然何至于80%的政务微博有“僵尸”或“痴呆”之嫌呢?那些作为意识不强的政务微博,安全系数又低,除了用来给黑客“菜鸟”练手艺,还真不知道拿来干嘛呢?
稍感欣慰的是,在网友反映“开黄腔”事件后,当事单位随即致歉并进行了处理。然而,要从根子上规避类似闹剧再次上演,还必须让政务微博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例如开不开通政务微博、开通后怎么操作等,都应该有相关硬性规定。说白了,政务微博发展应“建章立制”,明确政务微博的定位,把政务微博运营与法律、政策和制度相结合。否则每次都靠“网友爆料”才意识到问题存在,政府微博又谈何高度认真负责呢?这方面,各地不妨借鉴国外经验制定“使用指南”,如英国政府2009年发布的《政府部门Twitter使用指南》。唯有如此,才能让政务微博这条“新群众路线”越走越顺。